第六百一十五章 都在行动-《1890东南亚之王》
第(2/3)页
起初,这件事不是英国人要求的,而是因为海关太过腐败和效率低下,英国人抗议后,青帝国对海关做出改革。
改革的重点是人事,但是青帝国内部没有人懂现代化海关的模样,于是青帝国就重金聘用外国人……
听到青帝国希望英国帮忙找人管理海关时,英国人都愣住了,然后便通过各种见得或见不得光的手段将海关牢牢控制在手里。
有海关控制权在,英国商品能畅通无阻的进入青帝国市场,却能隐秘的排斥其他国家商品,让英国商人占据主动。
不需要对税率动手脚,只需要在检查和上税的程序中对其他国家的商品添加一些步骤,对英国商品减少步骤,英国人就能获得压倒性优势。
而现在,这种优势,可能要一去不复返了……
林平之会同意英国人继续掌控海关吗?朱尔典不知道,他也不能直接找孙载之谈,那是建立外交关系之后的事了。
建立外交关系也是一个筹码,朱尔典不打算这么早用掉这个筹码,所以才来找袁宫保。
俄国人来干什么?别误会,俄国人对这些没兴趣,单纯过来是为了挑拨离间的。
挑拨袁宫保等前朝大臣和临时政府的关系,希望他们能将临时政府的精力牵制住。
不需要多久,等到巴尔干的战争结束,俄罗斯帝国能将精力放在远东时,就行了。
毕竟不管有多少作战计划,在巴尔干战争结束之前,俄罗斯帝国都不会在东面打开战场。
这也是为何第三团进攻库伦时,俄罗斯所属兵力全撤退了的原因。
俄罗斯帝国在巴尔干的投注让他们必须保持大部分精力在欧洲,远东部分,还需要防备日本人。
这时候和临时政府正面冲突,是极为不明智的,万一出意外,就是两线作战,甚至是三线作战。
而且是在帝国控制能力较弱的边境地区与人爆发战斗,光后勤运输就能要俄罗斯帝国半条命。
弊端冲冲且贫穷的俄罗斯帝国打不起这样的战争。
所以,沙俄帝国希望稳住临时政府,最起码要让他们无力做出进一步行动,沙俄公使来的目的,就是如此。
…………
七月末,初步整理完成后,孙载之先进行了军事准备。
高原地区英国人的行动已经传到了巴蜀,彼时巴蜀正在同金陵谈待遇的事,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先派出了两千人。
不是不想多派,而是巴蜀总督府和各署衙已经没钱了,再多,连口粮都无法保证。
巴蜀是赋税大省,为什么会没钱?
巴蜀是天府之国没错,每年的盈余仅次于两江两广,但巴蜀不仅负责巴蜀。
云贵地区比较穷,边防压力又大,军饷不足,每年都是又巴蜀协饷,高原就更不用说了,一应支出都由巴蜀总督署划拨。
此时又没到秋收,上半年的税收完还不够用,不少费用都还欠着。
这次出征,巴蜀军火库都快被搬空了。
高原的事刻不容缓,两千后勤补给都不能保证的川军爬上高原,孙载之认为不是很乐观。
为了尽快派兵上高原,驱逐外敌,孙载之征集大量小吨位火轮船,向巴蜀运输粮饷物资等,并大胆启用青帝国重臣。
仅仅这样还不够,这个国家太大了。
“兹委任黄正方为草原边防军司令部司令,全权负责草原及西域边防军民事物……”
“兹委任,赵尔丰为高原边防军司令部司令,负责高原边防军事。”
“兹委任,黄克强为两广边防军司令兼任南洋水师提督,总揽两广及福建三省海陆军事物……”
草原边防军司令部的实际控制人是王旭,但是王旭实在太出名了,妥妥的南华人,瞒不住任何人。
不像黄正方,随便给他编个出身,说他出身于巴蜀小山村,没人知道真假。
于是,王旭就以临时政府草原边防军军事顾问的名头进行活动。
黄正方,这个前参谋部副参谋长,第二军参谋长,虽然年轻,但是对于一个新生政权来说,也不是不能接受。
至于赵尔丰嘛……
……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