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数天以来,连续奔波在文物局、宗教局,博物馆,就为了给李定安查资料,很清楚他在找什么。 此时再看,供坛、神像、灵位、符牌…… 而更早的时候,她见过付妍的师刀和法绳,见过李定安的双连印和朱鹤印,以及法尺、净盂,也知道全部来自这座道观。 所以,他还不知道什么宝藏不宝藏的时候,就从这里找到了好几件好东西。 想想都觉得神奇…… 扫视一圈,李定安示意了一下,陈静姝穿过祭坛,走进法堂。 这里的东西更多,形形色色,各式各样,既便陈静姝不是很专业,仍旧能看出,好多都是旧的。 应该有几件古董,至于宝藏……怎么看,都不像。 狐疑间,她又转过了头,李定安眉头紧锁,盯着正墙上的一幅石刻。 就只有两个字净口! 写的不能说一般,但感觉很随意草不像草,行不像行,楷不像楷……明明只有两个字,却把所有的字体风格都揉了进去,仿佛醉酒之后信手而挥。 刻的也一般,深浅不均,粗细不匀,雕法钝朴,意象浑粗。 材料更一般,普通的米粒石。 很常见,不管是源远流长的名观古刹,还是深山市井中的泥门小庙,都有这样的石刻,俗称为镇堂碑。 他却看的极认真。 “怎么了?” “正一派的五言咒,又称五净咒净口、净手、净心、净身,净一切……应该就是这家道观的来历,但这里只有第一净?道长,其余四咒呢?” “年代过于久远,早已遗失!” 是吗? 木刻的灵位、符牌都在,代表山门宗旨,而且还是石刻的镇堂碑却丢了四块,那你叫什么五言观? 再看两侧的石墙,光滑如镜,看不出揭过、铲过,以及修补过的痕迹,所以大概率建观的时候,就只刻了这一块。 李定安来过两次,也见过两次,当时只是一扫而过,并未在意,而此时再看,感受迥然不同。 所谓净口,实为禁口,意指不言、无言,也指道家五字真言“道、德、善、静、安”中的“静”,与佛教的不语禅、闭口禅是一个道理。 如果五咒都在,当然就是五言观,如果只有净口咒,是不是该称为“一言观”,或是“无言观”更合适? 而恰恰好,因为出身不凡,更怕祸从口出,八大山人当和尚时修的就是不语禅,世人称之为哑僧。 之后还俗又入道,依然是能不言则不言,更刻有“个相如吃”和“口如扁担”的钤印,意思同样是不言、少言,与这里的“净口”遥相呼应。 再看字体风格笔画不一,大小错落,无拘无束,极具个性……像极了八大山人的那些翻白眼的鸟和鱼,以及狗和龟。 所以,这十有**就是八大山人给后人立下的家训。 依据又多了一条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