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啊?”李定安反倒被问懵了,“谢教授,我查到的就这么多,都讲完了!” 讲完了? 谢教授愣了愣,看了看手机里的资料,都不知道说什么了。 同样的,其它几位也反应了过来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个顶个的懵。 要说没讲清楚? 那就是睁眼说瞎话了,李定安有理有据,条理清晰,个个都听的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 那是李定安查到的资料不全? 别开玩笑了:这些资料横跨宋、元、明、清四朝,上下近千年,涉及七八个分类,有正史、野史、笔记体史、杂记、史评、诗评、话本……可谓是全的不能再全,多到不能再多。 正因为全,也正因为多,也正因为在场的都是顶级的专家学者,所以他们才明白其中的难度:不比大海捞针的难度低多少,所以别说一夜,给他们一个星期够不够? 这还得是给他们配个经验相当丰富,相当给力的助手团队的前提下…… 杨教授皱了皱眉头:“真就只用了一夜?” “确实就是一晚上……不过运气比较好,国博的两位同事也非常专业,所以查的很快。” 捡漏当然得看运气,但从来没听说,查资料找证据也要看运气的? 杨教授呵呵一声,直接把“运气好”三个字过滤掉。然后看了看成司长,又转过头,看了看正乐呵呵的吃瓜的马献明,一脸的狐疑:“马所长,国博的资料员有这么专业?” 马献明差点笑出声:扯什么淡? 方志杰和舒静好真要那么厉害,还能留在国博?早进部委了…… 厉害的是李定安而已。 要不然为什么他研究的进度那么快? 不单单是研究方向没有偏差,实验数据没有错漏,更因为论证索引的资料查的快。 他只是大致的浏览了一遍相关学术和故宫以及国博的资料库,就跟印在了脑子里一样。但凡需要的时候,一个助理两个资料员才准备挨个资料库的翻,李定安一口就能指出具体的目录,具体的索引链接。 就这记忆力,顶得上计算机组了,你让其他人和他怎么比进度? 马献明笑而不语,表情还那么怪,杨教授就明白了:根子还在李定安这里,和国博的资料员的关系不大。 再转过头,他又惊了一下:其他几位还好,包括谢教授和几位专家,也包括肖院长,表情都和他差不多,除了惊讶,就是好奇。 但奇怪的,吴湘、王秘书,甚至是领导,都是老神在在,好像早就知道? 再一想李定安的年龄、身份,再和他现在做的这些事情做一下对比,杨教授突然就有了答案: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处! 怪不得他能在国博负责项目? 正暗暗诧异,丁院长、陈叔才等人的研究也告一段落。正好白如也拿来了相关的检验数据,几人顺便停了下来。 丁守义接过报告瞅了一眼,又递给了陈叔才,陈叔才看了看,又递给了项志清,项志清瞄了一眼,又递给了张教授。 这位是国家一级博物馆,原宝鸡青铜博物院的院长,专门研究青铜器和各朝代礼器,及金属明器,绝对是权威专家中的权威专家。 不过他的脾气有些直,属于眼睛里从来不揉沙子的那种,手底下的研究员稍有疏忽,就是一顿臭骂,甚至部长都被他怼过。 但是今天却一反常态,,李定安讲的时候,他竟然从头到尾都没吱过声?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…… 果不其然,瞅了几眼,张教授就点了点头:“年份是对的,大致就在两宋时期。虽然鎏錾的图案有些杂,但工艺基本符合南宋前期宫廷造办局的风格……典故与出处,及相关来历也没错差,说明你学的好,吴教授教的更好……” 众人哗然:这是学的好与教的好的问题吗? 吴湘则有些汗颜:说实话,这学生他真没好好教过…… 肖院长也很是兴奋:“张教授,这樽铜椁有没有研究价值?” “有倒是有,不过算不上礼器,至多也就是从‘南宋帝陵金属明器’方面开发课题。但这样一来,肯定和国家文物局在绍兴的开掘研究重叠……除此外,从经济价值而言,也不划算……” 稍一顿,张教授又笑了笑,“迄今为止,类似的棺椁存世的只有两件,都是从北宋皇陵中出土的,一件是金棺,现存于hen省博物院。另一件是银椁,上世纪九十年代盗采出来后,辗转流到了国外……五年前,出现在佳士得在纽约举行的两宋专场,成交价两千七百万美金……” 肖院长猛的愣了一下:两千七百万美金,岂不就是接近两个亿? 这是什么概念? 在场人都像是僵住了一样,连成司长都有些动容:“李定安,你花了多少钱?” 李定安吸了吸鼻子:“两千万!” “嗡”的一下,好像无形中生出了一股气浪,劈头盖脸的罩了过来,李定安的头发无风自动。 不怪专家们震惊。 他们玩了一辈子的古玩,这里面身家上亿的,有几个? 第(2/3)页